首页 唐代 顾况 苔藓山歌 苔藓山歌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顾况 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 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嬾龙遭霹雳。 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 译文: 有个山野之人夜里梦到了江南的山峦,那江南的山峦幽深静谧,松桂在山间自在生长,无人打扰。 山野之人醒来后长久地叹息,随后便动手把苔藓一片片贴粘起来,做出了山峦的形状和颜色。 他关上房门,没什么别的事,任由时光流转、事物盈亏变化。整天斜躺着,观察这用苔藓做出的山峦,觉得它有四种不同的样子。 第一种样子,就像白云从山壁间飘飞而出;第二种样子,好似飞雨在岩前滴落;第三种样子,仿佛有猛虎腾跃而起,正要发出咆哮;第四种样子,如同慵懒的蛟龙遭遇了霹雳。 这苔藓做的山峦险峻陡峭、石窍玲珑,仿佛藏着寒冷的潭洞,连小孩子看了都要用两只手紧紧扶着栏杆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