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青龙寺

春风入香刹,暇日独游衍。 旷然莲花台,作礼月光面。 乘兹第八识,出彼超二见。 摆落区中缘,无边广弘愿。 长廊朝雨毕,古木时禽啭。 积翠暧遥原,杂英纷似霰。 凤城腾日窟,龙首横天堰。 蚁步避危阶,蝇飞响深殿。 大通智胜佛,几刦道场现。

译文:

春日的和风轻轻吹进了这清幽的佛寺,在这闲暇的日子里,我独自漫步游览。 站在那宛如莲花般开阔的高台之上,我虔诚地对着如月光般皎洁神圣的佛像行礼。 我凭借着这“第八识”(佛教概念,即阿赖耶识)的智慧,超脱了“常见”与“断见”这两种偏执的见解。 摆脱了尘世中纷繁复杂的因缘束缚,立下了无边广大的弘愿。 长长的走廊在早晨的雨停之后,显得格外宁静。古老的树木上,不时传来鸟儿婉转的啼鸣声。 远处的原野被层层翠绿的植被笼罩,像是被淡淡的雾气环绕;各种野花纷纷扬扬,如同细密的霰雪一般。 长安城(凤城)在日出之处闪耀,龙首原仿佛横亘在天际的堤坝。 蚂蚁小心翼翼地避开危险的台阶前行,苍蝇飞舞的声音在幽深的殿堂里回响。 那“大通智胜佛”啊,经过了多少劫数才在这道场中显现。
关于作者
唐代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