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二首 二

少年胆气麁,好勇万人敌。 仗剑出门去,三边正艰厄。 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 杀人蓬麻轻,走马汗血滴。 丑虏何足清,天山坐宁谧。 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幷客。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报国的豪情壮志,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少年人胆气豪壮,天生就有勇猛无畏的气概,英勇善战能抵得上万人。 他手持长剑毅然离家,奔赴边关,此时边疆正处于艰难危急的时刻。 他愤怒地瞪大眼睛,一声怒吼,上万骑兵都吓得纷纷退避。 在他眼中,杀敌就像割蓬麻一样轻而易举,骑着汗血宝马纵横驰骋,汗水与马血一同滴落。 那些丑恶的敌虏根本不值得忧虑,他只需坐镇天山,就能让这里安宁平静。 如果不能凭借战功获得封侯拜相的荣耀,那可就白白辜负了自己作为幽、并之地豪侠的美名了。
关于作者
唐代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