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译文:

我这样的乡野之人很少借宿在别人家里。清晨起来,看到这幅壁画上的山水,还以为是天色破晓,眼前是真实的山峦呢。 画中那半面墙壁上,仿佛仍然有岭上的云雾栖息缭绕;我下意识地拉开帘子,还以为能放飞画里那仿佛活灵活现的湖中鸟儿。 画面里独自坐在高大松树下的人是谁呀?我再三向他招手,他却迟迟不起来。 于公看着我这一连串的反应,大笑着对我说:“这是我小弟画出来的,他的绘画技艺就是这么厉害。”
关于作者
唐代王季友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