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溪李十五山亭

上山下山入山谷,溪中落日留我宿。 松石依依当主人,主人不在意亦足。 名花出地两重阶,绝顶平天一小斋。 本意由来是山水,何用相逢语旧怀。

译文:

我在山间来回穿梭,时而上山,时而下山,一路深入这幽深的山谷之中。不知不觉间,溪水中倒映着的落日余晖,仿佛在挽留我在此留宿。 那溪边的松树和石头,就像是这里热情的主人一般,温柔而亲切地陪伴着我。即便真正的主人李十五或许没表现出过分的殷勤,但有这松石相伴,我的内心也感到十分满足。 名贵的花朵生长在两层台阶高的地面上,显得格外娇艳。在那高耸入云的山顶,有一处平整得仿佛与天相接的小斋房。 我来到这里,本意就是为了欣赏这美丽的山水风光。所以,又何必与主人相逢之后,只是诉说过去的情怀呢。
关于作者
唐代王季友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