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 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 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译文:

在风雨交加的傍晚,沧州的海面一片苍茫,这时,有一艘帆船终于归来了。 船上的人自己说,他是从南海出发的,在万里的航程中,船速快得就像飞一样。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会漂落到哪里,觉得自己永远都要无依无靠了。 在迷茫的大海上,渐渐地在西方看到了一些景象,那是越中的山色,隐隐约约的。 有谁能想到他去的时候路程那么遥远,而且走这条路的人非常稀少。他把船停泊好后,悲泣起来,他的泪水也让我忍不住湿了衣襟。 在海上漂泊的经历哪里说得完啊,人总是难以长久地离开故乡。就算是像鲁连子那样的贤士,最终也还是会想念那山间柴扉后的故乡生活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眘虚

刘眘虚,江东人,天宝时官夏县令。诗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