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故里

结发事疆场,全生到海乡。 连云防铁岭,同日破渔阳。 牧马胡天晚,移军碛路长。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归老勋仍在,酬恩虏未忘。 独行过邑里,多病对农桑。 雄劒依尘橐,兵符寄药囊。 空余麾下将,犹逐羽林郎。

译文:

将军年少时便投身疆场,凭借着自身的本领与运气,保全性命回到了海边的故乡。 他曾经守卫那高耸入云的铁岭防线,与战友们在同一天攻破了渔阳敌军的防线。 在那遥远的胡地,傍晚时分他看着骏马在草原上悠然吃草;转移军队时,在沙漠中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夜晚,他枕着武器睡在古老的戍堡之中,清晨,在繁霜中吹响号角指挥士兵。 如今将军年老归乡,但他的功勋依然被人铭记。他心中还记着要报答国家的恩情,也没有忘记那些曾经的敌人。 他独自一人在故乡的村落中行走,因为多病的身体,只能对着农田桑园叹息。 那把曾经伴随他征战四方的雄剑,如今被放在布满灰尘的袋子里;象征着权力的兵符,也被搁置一旁,和药囊放在了一起。 只留下曾经跟随他的部下们,还在追随那些年轻的羽林郎继续在军中效力。
关于作者
唐代常衮

常衮登第后由太子正字授补阙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书舍人。大历十二年(777年)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堵塞买官之路。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封河内郡公。德宗即位后,被贬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不久为福建观察使。常衮注重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建中四年(785年)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