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凌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𬸚𬸦,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译文:

在这大唐,就如同汉代的金马署一般,中书省中都是如紫微垣之星般尊贵的郎官,常舍人您就位列其中。 集贤院里收藏的图书典籍比传说中的群玉山的美玉还要珍贵繁多,这里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歌更是能在柏梁诗会之上拔得头筹。 集贤院里那古老的树木枝叶繁茂,树阴沉沉;庄重严肃的五经堂里,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您在这里挥笔疾书,专注于文章创作,甚至忘了吃早饭;精心钻研学问,一直到夕阳西下。 晴朗的天空中,那承露盘显得格外高远;秋天的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透过雕花的窗户,让屋内都透着丝丝凉意。 斑白的鬓发里生出了对远方的兴致,高雅的情怀寄托在了装满书籍的青白色书袋之中。 您和徐、薛二位侍御,就像一对美丽高贵的𬸚𬸦鸟,往昔一同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你们曾一起像整理汲冢书那样,刊正典籍中的谬误;又像在蓬山任职的官员一样,共同补缀文献中的缺失。 然而命运弄人,如今有的像折了翅膀的鸟儿,仕途坎坷,流落于江湘之地。 自从在宫廷中分别之后,已经过去了三年时光。 石渠阁里还留存着你们昔日的遗迹,而远在水乡之地,傍晚的云霞显得格外悠长。 真希望你们能早日回到朝廷,如同贾谊被汉文帝召回宣室一样,归来时定是荣耀万分,连道路都仿佛被照亮了。
关于作者
唐代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