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译文:

在一个霜气凄冷的日子里,我登上了巴丘的杨公台。这水乡的秋日透着阵阵凉意,让客居在外的我心中满是哀伤。 放眼望去,江面上涌起层层白浪,好似堆积了无数银色的山峦,透着阵阵寒意。天空中,一行大雁排成斜斜的字形,早早地向南飞来。 天色渐晚,孤城笼罩在暮色之中,不知从谁家传来了捣练的声音。也不知道哪里有人在衣裳上题诗,盼望着远方的回信。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前路漫长,居无定所。看到那绽放的菊花仿佛三次向我微笑,我的羁旅愁怀也稍稍得到了宽慰。
关于作者
唐代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