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孟中丞茅阁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 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 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疎。 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 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 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 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 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 公方庇苍生,又如斯阁乎。 请达谣颂声,愿公且踟蹰。

译文:

小小的山丘环绕着郡城,随着水流曲折蜿蜒地盘绕。那高高矗立的最高之处,如今成了郡城的西南角。 那些粗大的杉树依然健在,苍郁葱茏地生长着几十株。它们垂下的树荫覆盖了整个城墙,枝叶是多么地稀疏有致。 由此便知道在这四海之内,怎么能说没有被人遗忘的美好事物呢。等到看到孟中丞的茅阁建成,才发觉这里的景色是如此独特优美。 倚靠在轩窗前眺望熊湘山,那如云般的亭榭似乎与苍梧山相连。当天下正处于炎热酷暑之时,这里却好像冰雪相伴,十分凉爽。 有客人坐在茅阁之中,那赞美的歌声该如何来吟唱呢? 您想要推举那些被遗落的人才,就如同这里这些优良的树木吧。您正在庇护着天下的百姓,不正像这座茅阁为人们遮风挡雨一样吗? 请让这歌谣赞颂之声得以传达,希望您能再斟酌考量一下啊。
关于作者
唐代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