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 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 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 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 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 河淮可支合,峰𡻮生回沟。 封陨下泽中,作山防逸流。 船𦫃状龙鹢,若负宫阙浮。 荒娱未央极,始到沧海头。 忽见海门山,思作望海楼。 不知新都城,已为征战丘。 当时有遗歌,歌曲太冤愁。 四海非天狱,何为非天囚。 天囚正凶忍,为我万姓讐。 人将引天钐,人将持天锼。 所欲充其心,相与绝悲忧。 自得隋人歌,每为隋君羞。 欲歌当阳春,似觉天下秋。 更歌曲未终,如有怨气浮。 奈何昏王心,不觉此怨尤。 遂令一夫唱,四海欣提矛。 吾闻古贤君,其道常静柔。 慈惠恐不足,端和忘所求。 嗟嗟有隋氏,惛惛谁与俦。
闵荒诗一首
译文:
隋炀帝继承了君主之位后,隋朝的德政日益昏暗不明。他每日都在给自己种下祸根,却还以为这是能让隋朝长治久安的谋略。
他平日里总是看不起前代的帝王,根本不考虑天子出游该有的适度。一心想要走出朝堂,马上就登上了驶向大海的船只。他一下令,山川的面貌都为之改变,所做的功绩似乎能和天地的创造相媲美。他把黄河和淮河的水流进行改道汇合,在险峻的山峰间挖出迂回的沟渠。把大量的土石填埋到低洼的泽地中,堆起山丘来防止水流泛滥。船只的形状如同龙和鹢鸟,就好像驮着宫殿在水面上漂浮。
他毫无节制地荒淫作乐,一路游玩直到了大海的尽头。忽然看到了海门山,又想着要建造一座望海楼。却不知道,那新建的都城,早已在征战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首遗歌,歌词充满了冤屈和哀愁。歌词唱道:“四海又不是上天设下的牢狱,为什么我们要像被上天囚禁的犯人一样受苦。这个被上天囚禁了心智的暴君凶狠残忍,是我们天下百姓的仇人。人们将要拿起上天的利刃,人们将要拿起上天的刻刀。只要能满足心中对他的痛恨,大家就再也没有悲伤和忧愁。”
我自从听到隋朝百姓唱的这首歌,每次都为隋炀帝感到羞愧。要是在阳春时节唱起这首歌,感觉整个天下都进入了萧瑟的秋天。歌曲还没唱完,就好像有一股怨气在空气中弥漫。
无奈那昏庸的隋炀帝,根本没有觉察到百姓的怨恨。于是只要有一个人振臂高呼,天下人就都欣然拿起长矛响应。
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他们治理国家的方法常常是宁静柔和的。他们担心自己的仁慈和恩惠不够多,一心端正平和而没有过多的私欲。可叹啊,隋朝的这位君主,他的昏庸真是无人能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