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元结 系乐府十二首 去乡悲 系乐府十二首 去乡悲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元结 踌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 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 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 方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 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 念之何可说,独立为凄伤。 译文: 我在古老的边塞关口徘徊不前,心中满是惆怅,这悲歌是为谁而长久地吟唱呢? 每天行走在路上,都会看到孤独年迈的老人,他们身体瘦弱不堪,相互搀扶着艰难前行。 听到他们呼喊出的哀怨之声,我闻声询问他们来自何方。 他们说,若不是遭遇了无法承受的苦难,谁又会忍心离开父母和自己的家乡呢。 我并非不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内心是多么渴望能得到仁爱和恩惠啊。 想到这些,我满心的感慨却不知该如何诉说,只能独自伫立在那里,满心凄楚哀伤。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