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杜甫 呀鹘行 呀鹘行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杜甫 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 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鵶错回首。 紧脑雄姿迷所向,疎翮稀毛不可状。 强神迷复皂雕前,俊才早在苍鹰上。 风涛飒飒寒山阴,熊罴欲蛰龙蛇深。 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译文: 有一只生病的鹘独自在空中飞行,在凡夫俗子眼中,它模样丑陋。每晚它都栖息在江边衰败的柳树上。 清冷的秋天,夕阳西下,它已疲惫地偏着身子飞行。过往的大雁和归巢的乌鸦都不经意地回头看它。 它脑袋紧凑,有着雄健的姿态,却迷茫得不知该往何处去。它的翅膀稀疏,羽毛稀少,那模样简直难以形容。 它勉强打起精神,在皂雕面前显得有些迷糊,但它的俊逸才能其实远在苍鹰之上。 风涛飒飒作响,吹过寒冷的山阴,熊罴即将进入冬眠,龙蛇也都藏入了深处。 想到你在这个时候还想着奋力一搏,即便可能会发出悲声、溅出血来,可这并非出自你的本心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