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节有感二首 二

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 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 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 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 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译文:

当年在那高耸入云、气势非凡的楼阁中,帝王的气象尽显,敞开的楼阁似与云霄相接。那随风招展的彩色仪仗高高飘扬,尽显威严与庄重。 宫廷里就像仙境一般,乐师们如同仙人般奏响美妙的宫廷音乐,又好似西王母前来献上了那传说中的仙桃,一片祥瑞热闹的景象。 舞女们穿着红如芙蕖的罗袜翩翩起舞,她们的艳丽让人眼前一亮;骏马配着金色的马笼头,毛色如同白雪般纯净,显得格外神骏。 在舞阶上,舞者们恭敬地捧着祝寿的美酒,向帝王表达着美好的祝愿。还有那走绳索的艺人,身手极其敏捷,在绳索上行走如飞,仿佛背着秋天的毫毛一般轻盈。 遥想当年,圣主是何等的尊贵荣耀,可如今边境战事不断,守边将士们每日都在为国家的安稳而操劳奔波。 我站在桂江边上,看着江水向北流去,那滚滚波涛仿佛是我心中无尽的感慨,满眼都是波涛汹涌,好似在诉说着这世事的变迁与沧桑。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