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节有感二首 一

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 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 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 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 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 衢尊不重饮,白首独余哀。

译文:

自从千秋节停办之后,我屡屡在八月这个时候感到哀伤。 从前先朝皇帝在世时,每到千秋节都会举办盛大的宴会,那壮观的场面如今已化为尘埃,不复存在了。 当年曾以凤凰纪年的方式来记载玄宗的生日,龙池也仿佛经历劫难,只剩劫后余灰。 我如今像在湘川的屈原一样,常常悲泣流泪,而长安的宫殿楼台却离我那么遥远。 从前千秋节时,群臣都能得到皇帝赏赐的宝镜,守卫京城的金吾卫士也从各地回到京城。 如今那路边尊中的美酒再也无法让人重新举杯痛饮,我已白发苍苍,只剩下无尽的哀伤。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