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 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 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 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 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 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 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 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 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译文:

朝廷担忧着盗贼的祸乱,怜悯百姓在赋税征敛下的困苦。于是下诏从郎署中选拔人才,传闻您有能力去掌管一州事务。 如今百姓生活困窘,这也是天子往日一直忧虑的事情。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历经战乱的百姓虽有创伤但已不再流血(情况有所好转)。 只有海边的百姓能无忧无虑地欢歌,而山间楼阁上却不时传来画角声(暗示还有不安定因素)。老年人睡觉常常很早,荒芜的榛莽之地又到了农忙的秋季。 您解下龟符去职比百姓卧辙挽留的情谊还要让人感动,还派人去寻找扁舟准备离去。您就像徐穉对待陈蕃的榻一样,不知疲倦地为百姓做事,颍川百姓又该如何报答您呢。 毛笔已经落上了灰尘,黑貂裘也因寒冷变得油腻。高尚的义行如今又在哪里呢,这斯文之道怕是要衰微了。 我们的别离如同雨散,各自的行踪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树林炎热,鸟儿都张着嘴;江水浑浊,鱼儿都掉转头。 尉佗虽然北向称臣,但太史公还留在南方。希望各地的军旅战事都能平息,整个国家能完全实现统一。 天子思念着直言进谏的臣子,也想着用怀柔之策安抚八方。我徘徊着瞻仰王室,从容地敬仰朝廷的谋略。 老朋友秉持着高雅的言论,在偏远之地也能让我开阔心境、排解忧愁。若能再次见到像尧帝时代那样的清明治理,我甘愿自在地漫游四方。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