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译文:

船工们拉着百丈长的纤绳,拖着江水缓缓前行,那江水的颜色也仿佛被牵动了一般。夕阳西下,我独自乘坐着孤舟在江上漂泊。 兴致来了,我拄着拐杖,穿着草鞋,走到船头眺望远方。极目远望,只见云雾和沙滩交融在一起,模糊了视线。 山林中的鬼怪仿佛迷失在这春日的竹林之中,而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则倚靠在傍晚盛开的花朵旁。 湖南这片地方清幽绝美到了极点,可这千古以来的美景啊,却让人不禁长叹一声。或许是感叹美景依旧,而人事变迁;又或许是为这世间诸多无奈之事而感慨。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