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物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余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译文:

我曾经担任掾吏在三辅地区奔走效力,回忆起在潼关的时候,诗兴那是相当浓郁。 如今身处巫峡,恍惚间就好像又看到了西岳华山;望着蜀江,感觉仿佛见到了奔腾的黄河。 在小船之中我不幸染上疾病,只能不断挪动衾被和枕头来寻求片刻安适;洞口的薜荔和女萝,经历一个春天又疯长起来。 这里山川景色壮美绮丽,但风土人情却实在糟糕。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回头北望,纵情高歌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