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

时光和人世间的事情每天都在相互催促,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要来临了。 妇女们刺绣时,因为白昼变长而可以多添几根五彩丝线;用芦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里,到冬至时,阳气一动,律管里的葭灰就会自行飞动。 岸边的柳树似乎在等待腊月过去,舒展那细长的枝条;山间的梅花也在冒着严寒,准备绽放花朵。 眼前的景物和故乡没什么不同,但毕竟身处异地。那就叫儿子斟满酒,我姑且一饮而尽吧。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