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二首 一

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 号山无定鹿,落树有惊蝉。 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 蛮歌犯星起,空觉在天边。

译文:

这是一个明亮的夜晚,月亮宛如一张永不缺弦的满弓,高高地挂在天空。灯花已经大半掉落,像是在困倦中沉沉睡去,灯光也显得有些昏黄。 山林中不时传来鹿的号叫声,可那鹿儿行踪不定,让人难以寻觅它的身影。树上偶尔有受惊的蝉儿飞落,打破了夜的静谧。 此时,我不禁短暂地回忆起江东那美味的鲈鱼脍,还怀念起王子猷雪夜乘舟访友的那份雅事和逸兴。 远方传来少数民族的歌声,那歌声在星辰下响起,我却只觉得这歌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天边,更增添了我此刻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遐想。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