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 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译文:

我深切地理解宋玉在草木凋零时节所怀有的悲秋之情,他那潇洒不凡、温文尔雅的气质和才学,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怅然地眺望历史的长河,跨越千秋万代,我忍不住洒下同情的泪水。我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相隔遥远,却同样有着怀才不遇的寂寥。 宋玉故乡的江山依旧,他的故居还在,可如今只剩下他那些华美的文章流传。那传说中楚怀王与神女幽会的云雨荒台,难道仅仅是一场梦幻般的遐想吗? 最让人感慨的是,当年的楚宫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江上的船夫在指点遗迹时,到如今也都满是疑惑,难以确定其确切位置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