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县亭子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 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译文:

郑县的亭子坐落在山涧之畔,我凭靠着窗户,心中涌起了崭新的兴致。 那高耸入云的华山莲花峰,在云雾中断断续续地显现,它正临着宽阔的大路;天气晴朗时,宫中的柳树郁郁葱葱,将长春宫都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 亭子旁鸟巢边,一群野雀正欺负着燕子;花丛底下,山蜂远远地就追着人飞舞。 我本还想在青青的竹子上题满诗句,可到了傍晚,这清幽孤寂的氛围恐怕会让我黯然神伤。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