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曲江

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 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 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

译文:

在这宴席上,茱萸摆放得十分应景,它带着节日的美好寓意;而乘船在江上,却看到荷花已经衰败凋零。 眼下已经到了季秋时节,时间差不多过去了一半,恰逢九月初九重阳节,心中更是悲意交织。 江水清澈,沿着弯曲的河道缓缓流淌,我望着这江水,不禁疑惑是否能沿着它的方向,到达荆门呢? 到了傍晚时分,原本的兴致早已消散殆尽,我满心忧虑,不知能否赶上菊花盛开的花期,不知自己的人生何时才能迎来转机。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