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4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译文: 李兄你写得一手好诗,那诗句常常像阴铿的作品般精妙。我也是东蒙的一位游子,打心底里怜惜你,把你当作亲弟兄一样。 我们时常一同沉醉,秋夜同盖一床被子入眠,白天手挽着手一起漫步出行。如今,我们更期待一场幽会,打算去拜访住在城北的范十。 一走进范十的家门,我们兴致高涨。他家侍奉站立的小童也显得那么清爽伶俐。夕阳西下,我们听到远处传来寒秋捣衣的声音,堆积的云朵与古老的城池遥遥相对。 往昔,我们吟诵《橘颂》,心怀高洁之志,谁又会想着去追求那莼羹鲈脍般的闲适生活呢。我们都不愿去谈论功名利禄,只愿心怀那如沧海般悠悠的情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