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 大觉高僧兰若 4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杜甫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 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译文: 在巫山这里,看不见那遥远的庐山。松林中的佛寺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凄清,时光已经到了傍晚。 一位老僧人依旧在日暮时分敲响钟声,而其他的僧人们还在为斋饭四处化缘。 香炉峰的山色隐隐约约倒映在晴朗的湖水中,传说中种杏的仙家仿佛就在那白榆星附近。 去年高僧像神仙一样拄着锡杖飞空离去,引得当地百姓啼哭不舍,不知道高僧何时才会允许门徒们前去献花朝拜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