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 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 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 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 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骨惊畏曩哲,鬒变负人境。 虽蒙换蝉冠,右地恧多幸。 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紫绶映暮年,荆州谢所领。 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宾客引调同,讽咏在务屏。 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 一阳发阴管,淑气含公鼎。 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 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庐竝。 绮丽玄晖拥,牋诔任昉骋。 自我一家则,未缺只字警。 千秋沧海南,名系朱鸟影。 归老守故林,恋阙悄延颈。 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 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 再读徐孺碑,犹思理烟艇。
八哀诗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齢
译文:
### 译文
相国张九龄出生在南方,他就如同未经雕琢的黄金美玉,本身纯净无瑕,毫无杂质。他好似从仙界下凡的仙鹤,独自站立时,洁白的羽毛整齐又出众。
他有着超脱于世俗、向往江海的高远情思,他的志向如同那通往云霄的道路一样漫长又高远。他心怀天下,即便想着上古贤君在土阶之上的简朴治世,也无暇去像许由、巢父那样隐居箕山、颍水。
他入朝辅佐君王,在那白玉堂中为君出谋划策,在金华省里为朝廷效力。然而,当时的局势就像那峥嵘的碣石山一般险峻,天地间如同充斥着吵闹的蛙黾,乱象丛生。
他退朝之后,在宽敞的厅堂中吟诗抒怀,根本无心去计较仕途上的坎坷与艰难。他的风骨令往昔的贤哲都为之惊叹,可惜岁月流逝,他的头发变白,辜负了这人世间的美好时光。
虽然他得到了高官厚禄,戴上了蝉冠,但他身处显位却自觉惭愧,认为自己过于幸运。他怎敢忘记汉代二疏功成身退的故事,又因家庭的变故,如同苏耽面临井中的预兆一样,不得不离开朝廷。
他在暮年时佩着紫绶,辞去了荆州的职务。他就像庾亮一样有着高雅的兴致,也像黄霸一样能让地方安定平静。他和宾客们志趣相投,在政务之余,一起吟诗讽咏。
他所作的诗,意境开阔,韵味悠长,篇章结束时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就像阳气在寒冬中开始萌动,那温和的气息蕴含在他的才德之中。由此可知,君子的心志,能将才华发挥在文章的境界里。
他打开书卷,那书卷的装饰如同翠螭般生动,他的才思与巫山、庐山的气势相映衬。他的文章绮丽,堪比谢朓,在撰写笺诔等文体时,又如同任昉一样才华横溢。他的作品自成一家典范,没有一个字不精妙警人。
他的名声如同在千秋万代之后,依然在沧海南部闪耀,与南方朱雀星宿的光芒相连。他告老还乡,守着故乡的山林,但心中依然眷恋着朝廷,悄悄伸长脖子遥望。
他的事迹如同波澜壮阔的历史,被史官用如椽大笔记载,可如今大庾岭却荒芜断绝。以前因为礼数的阻隔,我难以呈上对他的赞颂之作。再次读着徐孺子的碑文,我依然想着驾着小船去凭吊他。
### 解析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是杜甫为缅怀张九龄而作。诗中高度赞扬了张九龄的品德、才华和政治才能,感慨他生不逢时,仕途坎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张九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用典丰富,展现了杜甫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感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