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裴施州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

译文:

裴施州你可是能担当朝廷重任的人才啊,我往昔所遇之人里没有能与你相提并论的。 你就像那摆放在东厢的金钟大镛一样贵重,又似在清秋夜空中高悬的冰壶、玉衡那般皎洁清俊。 自从与你相逢,我就感慨自己疾病缠身,这三年客居他乡,多亏有你宽慰我这漂泊边地的忧愁。 上古尧帝时有四岳这样明晓至理的贤臣,如今你作为州郡长官,也真正能为朝廷分忧解难。 你多次从白盐山北寄信给我,还在那苦寒时节赠我青羔皮裘。 这皮裘光彩夺目,连霜雪的光芒都似乎避开了它华美的衣袖;你寄来的书信字迹如龙蛇般灵动,就像银钩一样在书箱里盘旋。 那身着紫衣的使者传达你的话语后准备回去复命,我再次拜谢你这位老友,感谢你治理地方的善政。 我已年老,不再有子孙绕膝的忧虑,而日后还能与你这样才华出众的人交往,实在是幸事。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