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杜甫 释闷 释闷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杜甫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译文: 这十年来,整个天下一直战乱不停,吐蕃的军队如今又进犯到了长安。 天子这次出逃,可不像黄帝当年在襄野迷路那样偶然,而是匆忙扬鞭就越过了胡人的地界。 道路上满是像豺狼一样凶残的乱兵,行人都断绝了,夜里烽火熊熊,战场上尸横遍野。 天子也应该厌烦了这样四处奔逃的日子,朝中的大臣们本就应该好好思索如何让天下恢复太平。 我只是担心朝廷依旧像从前一样横征暴敛,不知改变做法,还听说那些受皇帝宠信的奸佞小人依旧能逍遥法外、保全性命。 我这个江边的老头子真是把事情都料错了,如今老眼昏花,怕是看不到这世间战乱平息、天下清平的那一天咯。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