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狩行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 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 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𡾋峞垂玄熊。 东西南北百里间,髣髴蹴踏寒山空。 有鸟名鸜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 春搜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 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 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 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 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 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译文:

你难道没看到东川节度使麾下的兵马多么雄壮,这次打猎也像是在展示他的成功。 夜里就派出了三千勇猛的士兵,清晨的时候就完成合围,行动整齐划一。 禽兽已经被杀死了十之七八,那喊杀声在落日时分直冲向天空。 营帐前活生生地捕获了九头青兕,还有高大的骆驼以及黑熊。 在东西南北百里的范围内,仿佛都被踏遍,寒冷的山谷都显得空荡荡的。 有一种鸟叫鸜鹆,它力气小不能高飞,只能追逐着飘飞的蓬草。 它的肉味不值得摆上祭祀的鼎俎,为什么会被猎人的罗网给困住呢。 春天打猎和冬天打猎在时节上是合适的,节度使出行乘坐五匹马驾的车,其中一匹是青白色的马。 况且如今他暂代大将之权,发号施令很有古代贤将的风范。 我这个在动荡时世中漂泊的老头子,十年来已经看厌了那鲜艳的军旗。 我很高兴你的士卒纪律十分整肃,希望你能掉转马头去抵御西边的敌人。 把草中的狐兔都杀光又有什么用呢,如今天子都不在咸阳宫了。 朝廷虽然没有像周幽王那样的灾祸,但怎能不为国家又遭受战乱而感到哀痛呢。 唉,怎能不为国家又遭受战乱而感到哀痛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