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

峥嵘巴阆间,所向尽山谷。 安知有苍池,万顷浸坤轴。 呀然阆城南,枕带巴江腹。 芰荷入异县,稉稻共比屋。 皇天不无意,美利戒止足。 高田失西成,此物颇丰熟。 清源多众鱼,远岸富乔木。 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 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 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 高堂亦明王,魂魄犹正直。 不应空陂上,缥缈亲酒食。 淫祀自古昔,非唯一川渎。 干戈浩茫茫,地僻伤极目。 平生江海兴,遭乱身局促。 驻马问渔舟,踌躇慰羁束。

译文:

在巴州和阆州这一带,山势高峻险要,无论朝哪个方向走,眼前都是连绵不绝的山谷。谁能想到在这崇山峻岭之间,竟有一片浩渺的苍池,它广袤无垠,仿佛浸润着大地的根基。 这苍池呀,赫然位于阆州城南,紧挨着巴江的中游。池中菱角和荷花蔓延到了相邻的县境,周围的房屋旁都是大片成熟的粳稻。上天并非没有深意,它赐予人们这样的丰厚物产,也是在告诫人们要懂得适可而止。高田因干旱歉收,可这池中的庄稼却十分丰熟。 清澈的水源里有众多的鱼儿游弋,远处的岸边生长着繁茂的乔木。我独自感叹那枫香树林,在春天时是多么色彩斑斓。 南边有汉王祠,从早到晚都有巫祝在那里忙碌。他们跳着舞,散着灵衣,这古老的风俗真是荒唐啊。汉王在高堂之上本也是贤明的君主,他的魂魄应该是正直的。他怎么会在这空荡的池陂之上,缥缈地来享用那些酒食呢? 这种不合礼制的祭祀自古以来就有,并非只有这一处地方如此。如今战乱纷纷,四处都是动荡不安,而此地又如此偏僻,极目望去,让人倍感哀伤。 我平生就有寄情江海的兴致,可遭遇战乱,自身处处受限。我停下马,向渔舟上的人打听情况,内心犹豫徘徊,只能以此来慰藉自己羁旅受困的心情。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