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郭代公故宅

豪俊初未遇,其迹或脱略。 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 及夫登衮冕,直气森喷薄。 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 定策神龙后,宫中翕清廓。 俄顷辨尊亲,指挥存顾托。 群公有慙色,王室无削弱。 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 我行得遗迹,池馆皆疏凿。 壮公临事断,顾步涕横落。 高咏宝劒篇,神交付冥漠。

译文:

那些豪杰俊才在最初还没有得到机遇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或许显得不拘小节、洒脱随性。郭代公(郭震)当初做通泉县尉时,行事是多么地自在放任、无拘无束。 等到他登上高官之位,头戴冠冕执掌大权时,那正直的气概如同汹涌的泉水般蓬勃喷发。他光明磊落,一看就是与众不同的人物,哪能用平常人的心思去揣度他呢。 在神龙政变之后,他参与制定策略,让宫廷之内迅速变得清明安定。在短时间内就分辨清了尊卑亲疏的关系,在关键时刻指挥调度,不负先帝的临终嘱托。 朝廷的那些大臣们跟他相比,都露出了惭愧的神色,而大唐王室也没有因此而走向衰落。他远远超越了其他的名臣,他的画像被绘在台阁之上,光彩照人。 我此次出行,寻得了他故宅的遗迹,看到那池沼馆舍都是当年开凿修建的。我为郭代公面对大事时的果断决策而感到钦佩,徘徊踱步间,泪水不禁纵横落下。 我高声吟诵着他的《宝剑篇》,感觉他的精神似乎已经与冥冥世界相融合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