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椶

蜀门多椶榈,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 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椶木,使我沈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译文:

在蜀地的门户一带,生长着许多棕榈树,其中高大的占了十之八九。人们对它们的树皮过度割剥,虽然棕榈树数量众多,但这样被过度摧残后也很容易腐朽。 它们徒然地伸展着如云般的叶子,即便经历了岁寒,叶子依然保持着青黄之色,有着坚韧的姿态。然而,这些棕榈树还是难逃厄运,被各种斧头肆意砍伐,比蒲柳更早地凋零衰败。 我感伤于当下时世艰难,苦于军队物资匮乏,官府对每一样有用的东西都搜刮殆尽。可叹那江汉一带的百姓啊,他们辛苦劳作培育出这些东西,最后自己又能剩下什么呢? 百姓们就如同这枯槁的棕榈树一样,这让我长久地沉浸在叹息之中。死去的人就已经结束了苦难,可活着的人又该如何自保呢? 只听到黄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不经意间看到寒蓬在风中飘荡。想到那些如同棕榈树般形影枯干的百姓,在不断的摧残下,最终埋没在杂草之中。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