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闻君埽却赤县图,乘兴谴画沧洲趣。 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 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飜。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猨。 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人。 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 沧浪水深青溟阔,攲岸侧岛秋毫末。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 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 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 若耶溪,云门寺。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鞵布韤从此始。

译文:

在这堂堂的厅堂之上,本不该生长出枫树,可奇怪的是这画中江山竟涌起了朦胧的烟雾。 听说您舍弃了描绘京都的画作,趁着兴致挥毫画出了那宛如仙境般的沧州胜景。 这世上画师多得数不清,但真正技艺高超的却很难遇到。 面对您这幅画作,我心神都沉浸其中,由此可知您是多么看重绘画这门艺术。 您的画技哪里只是比祁岳和郑虔强,就是与杨契丹相比,您的笔迹也远远超过了他。 这画难道是传说中悬圃仙境被撕裂后呈现的景象?莫不是潇湘之水翻涌的画面? 静静地坐在画前,我仿佛置身于天姥山下,耳边好像已经听到了清脆的猿啼声。 回想起前一夜风雨交加的情景,才惊觉您作画时就像有蒲城的鬼神相助一般。 这画笔墨酣畅,画卷似乎还带着湿润的气息,如此精妙的画作就算向上天申诉,天帝也会为之感动落泪。 画里野亭在春天归来时,夹杂着远处的繁花;渔翁在暮色中踏着孤舟,独自站立。 那沧浪之水深沉,青溟之海辽阔,倾斜的江岸和孤立的小岛都描绘得细致入微。 仿佛能看到湘妃鼓瑟的情景,直到如今江边的斑竹还生机勃勃。 刘侯您天赋极高,对绘画爱入骨髓。 您自己还有两个儿子,他们作画的本领也无人能比。 大儿子聪慧过人,能在那悬崖峭壁间添上古老的树木。 小儿子心思灵动,把山僧和童子的模样都画得栩栩如生。 看着这画,就像看到了若耶溪和云门寺的美景。 我为何还被困在这尘世的泥沼中呢?从此我要穿上青鞋布袜,去追寻那山水之间的自由。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