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矣行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译文:

你没看见那站在臂套上的雄鹰吗?一旦吃饱了就会迅猛地飞走。 它怎么能像那堂前的燕子一样,为了筑巢衔泥而依附在权势者身边,趋炎附势呢? 我本是个山野之人,性格旷达豪放,没那么多的羞涩和颜面可顾,又怎么能长久地待在王侯贵族之间,低三下四地求生存呢? 我还没试过行囊中记载的餐玉之法(传说中服食玉屑可以延年益寿,这里有出世求仙之意),明天我就要到蓝田山去探寻这餐玉之法,远离这世俗的纷扰。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