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李公见访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鬬,叶密鸣蝉稠。 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 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

译文:

夏日里,远处的树林让暑气都变得稀薄了,您这位公子前来拜访我,邀我一同游玩。 我这贫穷的居所就像个小村落,位置偏僻,紧挨着城南楼。 邻居们都十分淳朴,我平日里的小愿望也很容易实现。 我隔着屋子呼唤西家的邻居,打听有没有酒。 邻居从墙头上递过来浑浊的美酒,我们铺开席子,俯视着长长的溪流。 清风从左右两边轻轻吹来,客人您的心境竟已宛如进入了凉爽的秋天。 鸟巢众多,鸟儿们在那里争斗吵闹;树叶茂密,蝉鸣声响成一片。 您直抱怨这些声音太吵闹,可谁说我这屋子所在的地方幽静呢? 傍晚时分,水中的花在暮色里显得十分静谧,这大概也足够我们在此多停留一会儿了。 我预先就担心酒杯里的酒喝光,所以又起身去为您想办法再弄些酒来。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