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译文:

我已经在这佛寺中游览了一番,现在更要在这佛寺的环境里留宿一晚。 阴暗的山谷中,隐隐约约传来各种细微的声响,像是大自然在低吟浅唱;月光洒在树林里,枝叶的影子零散地铺在地上,显得格外清幽。 站在这高高的龙门山上,仿佛离天上的星辰都很近,天上的星宿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我像云朵一样随意地躺卧着,只觉得衣裳都透着寒意。 快要睡醒的时候,我听到了清晨寺庙里传来的钟声,这钟声仿佛敲醒了我的心灵,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