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三十五书记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幷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媿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驩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余力,早寄从军诗。

译文:

在崆峒地区小麦成熟的时候,真希望朝廷能让军队休养生息。请您去问问主将,何必非要去穷荒之地征战呢? 那饥饿的老鹰还没吃饱肉,就收拢翅膀跟随着人飞。高三十五您跨上鞍马的样子,就像那幽、并之地的健儿一样豪迈。您从小小的簿尉官职中脱身出来,从此告别了被人捶打的屈辱。 我问您如今担任什么官职,您顶着酷热奔赴武威。您回答说只是个书记官,惭愧受到国士般的赏识。人实在是不容易被真正了解,所以更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幕府中历练个十年,自然就可以手握旌麾,独当一面了。您这次前往武威,前途光明,足以安慰牵挂您的人。 男子汉成就功名,也有在年纪大的时候。我常常遗憾和您结交情谊不够深厚,如今又各自远在天涯。就像天上的参星和商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我心中满是悲戚。 惊风吹起,鸿鹄被迫分离,我们也不能相互追随相伴。黄沙尘土遮蔽了沙漠,不知道您何时才能归来。要是您在边城还有闲暇精力,就早点寄些从军的诗作回来吧。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