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春游乐二首 二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译文:

在明媚的春光里,有一位少年骑着连钱斑纹的骏马,手持着柘木做成的弹弓潇洒而来。而不远处,有一位少女梳着妥帖下垂的发髻,那发髻就像弯弯的银钩一般好看。 少女在春日的阡陌之上采摘桑叶,少年则在夕阳的余晖中漫步踏草。他们不经意间相遇,眼神交汇,彼此心意相通,少女还没来得及掩饰,情意就已经从言语中流露出来。而少年表面上看起来依旧神态悠闲,可内心其实也是一片赤诚。 分别之际,他们悄悄约定,如果明天彼此还互相思念,那便如同巫山的云雨一般,定会再次相聚。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