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古别离二首 二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 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鴈嗷嗷,洞庭波浪高。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 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 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 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猨啸时,泣对湘潭竹。

译文:

当初我在桂阳与你分别,跟你约定好让你在岳阳等我。可后来的事情却事与愿违,之前约定的日子白白过去了。 如今树木落叶,大雁嗷嗷哀鸣,洞庭湖水波浪汹涌。远处的山峦上,云朵好似盖子一般;遥远的水边,树木就像毫毛一样细小。 早上出发又能走多远呢,傍晚时分风又刮起来了。我们两人两处的愁绪,怎么都汇集在了这孤舟之中。 昨夜天空中明月皎洁,长长的河流寒冷又清澈。菊花快要凋谢殆尽,荠菜却蓬勃生长起来。 下行的船帆行驶速度极快,船尾的五两旗远远地随风飘动。我想要问问离去的人,你会投宿到什么地方呢。 只能白白地在猿猴啼叫的时候,对着湘潭的竹子伤心哭泣。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