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鸣雁行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处,天长地阔栖息稀。 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阔朝云多,草长沙輭无网罗。

译文:

大雁发出“嗷嗷”的叫声,一边鸣叫一边飞翔。在深秋时节,它们就往南方飞去,到了春天又回到北方。 大雁懂得离开寒冷的地方,前往温暖的所在,清楚自己该去何处。但天地广阔,适合它们栖息的地方却很少。 一路上,它们要经受风霜的折磨,能吃到的稻粱也十分稀少。导致羽毛不断掉落,身体也不再肥硕。 大雁在天空中徘徊,回头顾望,却发现与同伴们走散了。它悲哀地鸣叫着,想降落下来,可眼前的洲渚却并非适宜的栖息之地。 江南水域宽广,早晨常常云雾缭绕。那里水草丰茂,土地柔软,而且没有捕捉它们的罗网。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