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壮士行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 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译文:

寒冷的风在郊外呼呼作响,振得整个郊野一片寒意,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那里愤怒地咆哮着。 它慢悠悠地从那被火烧过的地方走出来,接着接连吼叫着钻进了枯黄的茅草之中。 这时,一位壮士骑着马疾驰而去,在马镫前熟练地拉开了那装饰精美的弓。 壮士大声呵斥,仿佛有一股威严的力量,让那老虎瞬间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他一箭射出,就如同锋利的铍刃相交一般迅猛。 那老虎凶悍的眼睛瞬间像流星坠落一样失去了光芒,飞溅的鲜血洒落在树林的树梢上。 老虎斑斓的虎皮被铺开来当作我的坐席,它那带着膻腥味的肉被充作我的菜肴。 村子里的人都很高兴祸害被除掉了,纷纷举杯庆贺,喧闹声此起彼伏。 到了第二天,在那长长的桥上,全城的人都倾城而出,去观看壮士斩杀蛟龙的英勇场面。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