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 飞鸢操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 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 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飞烟。 游鶤翔鴈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 忽闻饥乌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 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鸳雏。 畏人避犬投高处,俛啄无声犹屡顾。 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 朴𣙙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游童挟弹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 天生众禽各有类,威凤文章在仁义。 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

译文:

在那高远的天空中,一只老鹰悠悠地飞翔在杳渺的青云深处,它发出的萧萧鸣叫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在四周响起。它就像那高高飘扬的旗帜,随着风势越飞越高;它飞行时划破空气的声音,就如同离弦的箭“砉”地划过一般。 晴朗的天空无比辽阔,悠悠的蓝天中挂着一轮明亮的太阳。老鹰展开它强健的翅膀,一动不动地凝立在弥漫的飞烟之中,好似静止在了空中。此时,那些游弋的鹍鸟和飞翔的大雁都在它的下方,吉祥的彩云和清丽的景色环绕在它周围,场面颇为壮观。 然而,突然之间,饥饿的乌鸦们发出一阵噪叫聚集在一起。老鹰猛地从云中俯冲而下,和乌鸦们争抢那腐烂的老鼠。它们叽叽喳喳地喧闹着,一边发出尖锐的叫声,一边磨着嘴,仰天大吼,仿佛在恐吓那可能出现的鸳雏。 抢到食物后的老鹰,害怕人类和狗的威胁,赶忙飞到高处。它低着头默默地啄食,可即便如此,还频频回头张望,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 青鸟只喜欢玉山的禾苗,仙鹤也只看重华亭的露水,它们都有自己高雅的追求。而这只老鹰却如此低俗,黄昏时分,它那简陋危险的巢穴摇摇欲坠。它吃饱了肚子,羽毛蓬松杂乱地蹲在枯枝上。 一个游玩的孩童随意地抬起胳膊,用弹弓射出石子。老鹰被击中,身体破碎、羽毛四散,可人们看到这一幕却并不觉得悲伤。 天生万物,每一种禽类都有各自的类别和特性。威风的凤凰,它的美好在于它所代表的仁义;而老鹰虽然外形如同凶猛的鹰隼,但内心却像蝼蚁一样贪婪卑劣。这样的鸟,即便能够高飞冲天,又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