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曲歌辞 白鸠辞

铿鸣钟,考朗鼓。 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咽,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亦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 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皇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译文:

铛铛敲响大钟,咚咚击打响鼓。 人们唱着关于白鸠的歌谣,跳起拂舞。 白鸠的洁白,世间有谁能与之媲美?它那如霜似雪的羽毛和胸脯,实在是珍贵无比。 白鸠喂养七只幼雏,能做到平均分配食物,进食从容不匆忙,性情温顺又安静。 白鸠出现意味着重视农业生产,它在阳春时节欢快啼鸣。 天子特意雕刻玉杖,将白鸠的形象镂刻在上面,赏赐给年高德劭的老人。 白鹭虽然也是白色,却并非真正纯洁善良,它外表洁白,内心却不仁厚。 白鹭缺少“五德”,也不能像公鸡那样报晓。 它为什么要去啄食我芦苇下的紫鳞鱼呢?鹰、鹯、雕、鹗这些猛禽,贪婪又喜好杀戮。 凤凰虽然是至圣之物,但也不愿让它们成为自己的臣子。
关于作者
唐代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