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当来日大难

当来日大难行,前有坂,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两轴相绞,两轮相撑,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跌力狞。 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 泥潦渐久,荆棘旋生。 行必不得,不如不行。

译文:

当未来的日子遭遇巨大艰难前行时,前方有山坡,后方有坑洼,大梁歪向一侧,小梁也已倾倒。车子的两根车轴相互绞缠,两个车轮相互顶撑。大牛竖着身子,小牛横在一旁,乌鸦啄着牛背,牛脚下一滑却仍用力挣扎。 当未来的日子遭遇巨大艰难前行时,太行山虽然险峻,但险峻的山路也能够想办法让它变得平坦。可如今是车轮和车轴自己就已扭曲,还不断地相互牵制。道路上的泥沼积水时间越来越长,荆棘也很快生长起来。这样前行肯定无法到达目的地,还不如就不要往前走了。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