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前苦寒行二首 一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 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 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𫄨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译文:

在汉朝时,长安曾下过一场大雪,积雪足有一丈厚。那冰天雪地的严寒中,牛马身上的毛都被冻得紧紧蜷缩起来,就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 在楚江和巫峡一带,寒冷的气息仿佛能直接穿透人的胸膛,冰冷刺骨。就连凶猛的虎豹,也在这极度的严寒中哀号不止,那凄惨的叫声让人难以忘怀。 而在秦城,有老翁和从荆扬地区来的客人,他们早已习惯了炎热的气候,常年穿着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夏衣。如今,掌管冬天的玄冥和掌管夏天的祝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似乎交织在了一起。即便如此,他们手里还拿着白羽扇子,都不敢轻易放下,似乎还在害怕炎热随时会回来呢。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