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从军行

秋来风瑟瑟,群马胡行疾。 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 天子庙堂拜,将军玉门出。 纷纷伊洛间,戎马数千匹。 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 平生怀伏劒,忼慨既投笔。 南登汉月孤,北走燕云密。 近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 丈夫清万里,谁能埽一室。

译文:

秋天到了,寒风瑟瑟地吹着,胡人的一群战马疾驰而过。那戒备森严的城池,即使在白天也紧紧关闭着,我方预先埋伏的士兵在这混乱中相互失去了联系。 天子在朝廷上郑重地拜将出征,将军领命后向着玉门关进发。在伊水和洛水之间,战马纷乱众多,足有数千匹。军队的营门紧靠着黄河,士兵们的英武之气似乎能直冲云霄,与白日争辉。 我平生就怀着仗剑报国的志向,怀着慷慨之情毅然投笔从戎。向南行军,头顶只有孤独的月亮相伴;向北前行,又置身于燕地那浓重如密云般的氛围之中。 我早已熟知韩信、彭越那样的用兵谋略,也早早掌握了孙武、吴起的战术方法。大丈夫应当清扫万里的疆土,为国家建功立业,谁又愿意只局限于打扫自家的一室之地呢。
关于作者
唐代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