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日出行

白日下崐崘,发光如舒丝。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 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 奈何铄石,胡为销人。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译文:

太阳从昆仑山落下,它散发的光芒如同舒展的丝线般轻柔。 这阳光白白地照着葵藿,让它们向阳生长,却不能照亮游子心中的悲伤。 黄河曲折蜿蜒,弯弯曲曲,太阳仿佛沿着黄河的河道在中央流转。 我曾经听闻过日出的旸谷,却从未亲眼见过传说中日落处的若木。 为什么太阳的酷热能将石头熔化,却专门要消磨人的青春和生命呢? 后羿当年弯弓搭箭射日,怎么会射不中呢?要是他能把太阳都射下来,让它长久不能奔跑,又怎么会有早晨到黄昏这样时光的流转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