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江南曲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江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译文:

在江南地区,家家户户大多种植着橘树,年轻貌美的吴地女子在小船上编织着白纻布。 这里地势低洼潮湿,到处都是虫蛇。人们把树木连在一起做成木牌形状的简易居所,就居住在江边。 在江村,每逢亥日就会举办集市。船家落下船帆,渡过桥来到水滨集市。 青色的莎草覆盖着城郭,房屋都是用竹子搭建而成。这里没有水井,家家户户都饮用着潮水。 在长江边,正值中午时分,人们去买春天酿造的美酒,高高飘扬的酒旗悬挂在江口。 两岸的歌楼周围设置着水栅,夜晚,歌女们唱着竹枝词挽留着北方来的客人。 江南的风土人情充满了欢乐,人们悠闲自在地四处游玩,所到之处都令人流连忘返。
关于作者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