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韵

雉堞亭亭倚翠微,髙楼袅袅弄清晖。 共邀嘉客扶笻杖,骤喜凉风振羽衣。 过雨山川颜色好,投林鸟雀噪声稀。 月摇翠浪明珠碎,云满金波破镜飞。 雄辨琅琅如落屑,新诗句句似连玑。 自怜性僻躭幽寂,却恨匆匆便赋归。

译文:

傍晚时分,我登上清微亭,依照祝教授的诗韵写下此诗。 那城墙上的矮墙(雉堞)高高地矗立在青山(翠微)之间,清微亭在轻柔的氛围里与夕阳的余晖相互映衬,显得婀娜多姿。 我和一群好友一起,相互邀约着,拄着竹杖(笻杖)来到这亭子。突然,一阵凉风袭来,吹动我们的衣衫(羽衣),让人心生欢喜。 刚刚下过雨,山川的色彩变得格外秀丽,那些归林的鸟雀叽叽喳喳的喧闹声也渐渐稀少了。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就像翠绿色的波浪中碎落的明珠;天空中云朵飘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出来,仿佛一面破碎的镜子在飞动。 大家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那雄辩的言辞如同纷纷落下的碎屑一般流畅;新创作的诗句一句接着一句,就像连成串的珍珠一样美妙。 我暗自怜惜自己生性孤僻,喜爱幽静的环境,可遗憾的是,这美好的时光太过匆匆,我马上就要作别离开了。
关于作者
宋代傅察

傅察(一○九○~一一二六),字公晦,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同进士出身。历青州司法参军,永年、淄川县丞。入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月,借宗正少卿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十一月至燕山府,二十一日至玉田县韩城镇,十二月七日金兵陷燕山时遇害,年三十七。谥忠肃。有《傅忠肃公文集》三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晁公休《故朝散郎尚书吏部员外郎赠徽猷阁待制傅公行状》,《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傅察诗,以清光绪傅以礼校刊《傅忠肃公文集》为底本,校以傅增湘据明山阴祁氏澹生堂写本校补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忠肃集》(简称四库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