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将颠仆,一木安能支。 唐室既颓啮,有才何所施。 表圣隐王官,出处适其宜。 藩镇方跋扈,拥兵相雄雌。 尾大不可掉,纲纪日凌夷。 虽云务姑息,要求无定期。 当此谁为援,欲进速祸基。 优游向泉石,琴酒聊自恣。 休休复莫莫,终永忘所规。 著史以见志,迂阔从人嗤。 风驭去不返,幽谷空遗祠。 名与前峰高,挺挺为表仪。 洁与飞瀑幷,浊流应忸怩。 方今重完节,褒封来非迟。 发扬在守土,抗章无媿辞。 庶几慰精爽,光辉于盛时。
偈颂三首
译文:
### 白话翻译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一根木头怎么能够支撑得住呢?
唐朝的江山已经像被虫咬过一般逐渐衰败,就算有才能又能在哪里施展呢?
司空图隐居在王官谷,他的出世与入世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当时各地藩镇正飞扬跋扈,他们拥兵自重,相互争雄斗胜。
势力过于庞大就难以控制,国家的纲常法纪一天天地被破坏。
虽说朝廷一直对藩镇采取姑息纵容的政策,但藩镇们的索求却没有个限度。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来援助朝廷呢?想要有所作为反而会加速灾祸的到来。
司空图悠闲自在地在清泉怪石间生活,弹琴饮酒,自我放纵,逍遥度日。
他选择“休休”的处世态度,不与外界过多计较,最终永远忘却了尘世的规矩。
他著书立史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却被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嘲笑迂腐不切实际。
他驾着清风一去不复返,只在幽深的山谷中留下一座空荡荡的祠堂。
他的名声和前面的山峰一样高,他那刚正不阿的形象成为世人的表率。
他的高洁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那些污浊的人见了应该感到羞愧。
如今朝廷重视完美的节操,对他的褒奖和封赠应该不会太晚。
当地的官员应该宣扬他的事迹,上奏章时不应有惭愧的言辞。
这样或许能够安慰他的英灵,让他的光辉在这盛世中闪耀。
### 注释与说明
这首诗是宋代郑滋所作的偈颂诗,主要讲述了晚唐时期的政治局势以及诗人对司空图的评价。诗中描绘了唐朝末年大厦将倾、藩镇跋扈的乱象,赞扬了司空图在乱世中选择隐居、坚守节操的做法,并呼吁当时的朝廷和官员对其进行褒扬。在翻译过程中,结合了诗句的意境和历史背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诗歌的原意表达出来。
纳兰青云